啊,
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
俄罗斯语言啊!
屠格涅夫《俄罗斯语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4月20日电 接受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的中国航天业内专家表示,中俄太空合作的空间很大且可优势互补;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俄美谈论合作难度很大,但也为今后的可能合作留下一扇门。
据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在俄电视台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俄罗斯将从2025年起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并将开始建立新的国家轨道站。此前还有报道称,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正在开发的俄罗斯新轨道服务站将能够无限期地运行,其尺寸将超过和平号,将在高度为400公里、倾斜度为98度的轨道上飞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航天业内人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中表示,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建设、运行、火箭技术等方面技术积累非常雄厚,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后建立新的国家轨道站没有技术上的障碍。
该人士说,中俄之间的太空合作,“我的看法是技术上有互补性。今年中国在太空技术上进步很大,而且还在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合作的空间很大。”
他表示,事实上,中俄之间的合作一直很多,前不久签署的太空合作协议就是证明,而两国的合作空间还很大,潜力远超这些协议内容。
该人士还认为,俄罗斯在火箭发动机和太空医学方面有优势,中国在经济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方面有优势,可以优势互补,因此,在俄罗斯国家轨道站建设上完全可能合作。
关于俄美太空合作,该人士表示,鉴于现有的国际空间站确实严重老化,而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对俄罗斯的全面打压不会停止,双方谈论合作难度很大。俄罗斯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综合权衡后的选择。与此同时,俄罗斯计划在新的空间站使用上开放式架构设计,那也为今后的可能合作留下一扇门。
该专家分析指出,由于俄美在航天技术发展上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俄罗斯虽然在数字技术上落后于美国,但在空气动力学和航天材料上领先,而美国的数字技术上却遇到了瓶颈,再加上空气动力、航天材料等领域技术进步有限,没有了俄罗斯的合作,美国倒是可能会出现技术上的难题,当然这些难题也不是不能解决,毕竟还有四五年的时间。
至于会不会出现新的太空竞赛,该人士表示,“即使有,也是美国人单方面的竞赛,中俄都很理性,应该都没有兴趣。”
此外,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马斌在接受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太空是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基本立场,也是中国在相关领域开展对外合作的立足点。在建设自己的空间站之前,中国在上述原则指导下与俄罗斯、欧盟、美国等都开展过不同程度的合作;在自主建设国际空间站之后,中国依旧秉持相关原则,并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为国际社会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帮助。
马斌认为,对于个别国家挑动太空竞赛的意图,中国需要秉持理性。太空开发与利用尽管有不同路径和模式,但将这种差异政治化的行为无疑将为人类太空事业蒙上阴影。
(文章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上一篇: 华为与乌拉尔联邦大学签订IT人才培养协议
- 下一篇: 俄科学院:太阳爆发中级耀斑
邮编: 116044
电话: (+86-411) 86112277 / 86115205
邮箱: